Materialise副總裁Stefaan Motte專訪:中國需要擁抱3
分類:相關問題發布時間:2020-11-30
【內容概述】*近,Materialise在中國制造業企業中進行了一項調研,以了解他們對3D打印技術的興趣和態度。調研結果顯示,中國制造企業認為3D打印對于保持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至關重要。但是
*近,Materialise在中國制造業企業中進行了一項調研,以了解他們對3D打印技術的興趣和態度。調研結果顯示,中國制造企業認為3D打印對于保持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至關重要。但是,當前愿意將其運用到實際生產的人卻并不多。超過30%的人認為3D打印將會與傳統制造同等重要,甚至比其更加重要,但65%的人表示他們從未認真地考慮應用3D打印。統計數據準確地反映了我在市場上看到的情況。除了生產3D打印機外,當下,3D打印還沒有在中國生產的絕大多數產品中發揮作用。
目前,世界各地的制造企業大多在原型設計階段使用該技術。但是,這種情況正在改變。3D打印已經從非常小眾的應用發展到在制造領域具有實際和廣泛的意義。它正從制造復雜的、個性化的部件走向制造終端部件,因為它更加方便、經濟和環保。
Materialise副總裁Stefaan Motte認為3D打印已經成熟,并且會對中國制造業產生深遠的影響。
進入3D打印的全新時代成本、便捷性和可持續性是Stryker和GE航空等公司已開始在嚴格監管的市場中大量使用3D打印制造高質量的終端部件的原因。Stryker已經3D打印了超過30萬個醫療植入體,GE航空也已打印了超過30,000個燃油噴嘴。這兩家公司是下一個時代的3D打印乃至制造業的領導者。3D打印正在邁向批量生產終端部件,但是在當下的制造業里,它的占比依然很低。3D打印的潛力并不只在于其本身,而在于將3D打印集成到現有的生產環境中,以支持從設計到打印直至后續物流的分布式制造流程。一旦終端部件實現了大批量生產,3D打印工廠將開始大量涌現。我認為這會在二到五年間成為現實。這種轉變具有全球性的影響力,特別是對中國,因為3D打印領域的先行者正在建立其內部(即中國境外)的3D打印能力。中國企業也感受到了這一點:調查顯示,大約50%的人認為3D打印在全球的廣泛應用會挑戰中國作為世界制造業領導者的地位。克服障礙即便跨國企業已開始將3D打印用于制造終端部件,但只有11%的中國制造業人員認為3D打印已為此做好了準備。我認為中國在3D打印應用方面還有很大的潛力。作為“中國制造2025”計劃的一部分,中國計劃通過投資3D打印等先進技術,為未來的勞動力做好準備,以提高制造業的競爭力。現在,主要的挑戰是如何實現這一雄心勃勃的目標。為了實現政府的目標,中國必須克服讓企業了解如何使用3D打印這個關鍵障礙。調研證實了這一觀點,有41%的受訪者表示,缺乏專業知識阻礙了3D打印的應用。將3D打印完全集成到現有業務中通常需要花費幾年的時間。由于這項技術還沒有達到“即插即用”的狀態,企業需要指導才能理解如何將其整合到現有的制造環境中。我們一直都在努力降低應用3D打印的壁壘,特別是對于批量制造終端部件。例如,憑借加工處理器(BP),我們能在多種機器和打印技術下實現更簡化的工作流程。然而,考慮應用3D打印仍然存在諸多障礙,我認為中國企業可以通過與領先的3D打印企業進行合作來獲得所需的專業知識。我們堅信,在共創過程中,通過將我們在3D打印的專業知識與企業在其領域的專業知識相結合,可以產生變革行業的創新。我們與韓國蔚山市一起組織了共創項目,向當地企業展示3D打印如何降低成本、節省時間、改善產品質量。無論是建立一條高產的、經過認證的生產線,還是以數字化方式設計產品,我們都能根據特定行業的需求提供幫助。3D打印已經開始具有制造終端部件的能力。中國需要把握機會,否則其世界工廠的地位可能會受到威脅。
目前,世界各地的制造企業大多在原型設計階段使用該技術。但是,這種情況正在改變。3D打印已經從非常小眾的應用發展到在制造領域具有實際和廣泛的意義。它正從制造復雜的、個性化的部件走向制造終端部件,因為它更加方便、經濟和環保。
Materialise副總裁Stefaan Motte認為3D打印已經成熟,并且會對中國制造業產生深遠的影響。
進入3D打印的全新時代成本、便捷性和可持續性是Stryker和GE航空等公司已開始在嚴格監管的市場中大量使用3D打印制造高質量的終端部件的原因。Stryker已經3D打印了超過30萬個醫療植入體,GE航空也已打印了超過30,000個燃油噴嘴。這兩家公司是下一個時代的3D打印乃至制造業的領導者。3D打印正在邁向批量生產終端部件,但是在當下的制造業里,它的占比依然很低。3D打印的潛力并不只在于其本身,而在于將3D打印集成到現有的生產環境中,以支持從設計到打印直至后續物流的分布式制造流程。一旦終端部件實現了大批量生產,3D打印工廠將開始大量涌現。我認為這會在二到五年間成為現實。這種轉變具有全球性的影響力,特別是對中國,因為3D打印領域的先行者正在建立其內部(即中國境外)的3D打印能力。中國企業也感受到了這一點:調查顯示,大約50%的人認為3D打印在全球的廣泛應用會挑戰中國作為世界制造業領導者的地位。克服障礙即便跨國企業已開始將3D打印用于制造終端部件,但只有11%的中國制造業人員認為3D打印已為此做好了準備。我認為中國在3D打印應用方面還有很大的潛力。作為“中國制造2025”計劃的一部分,中國計劃通過投資3D打印等先進技術,為未來的勞動力做好準備,以提高制造業的競爭力。現在,主要的挑戰是如何實現這一雄心勃勃的目標。為了實現政府的目標,中國必須克服讓企業了解如何使用3D打印這個關鍵障礙。調研證實了這一觀點,有41%的受訪者表示,缺乏專業知識阻礙了3D打印的應用。將3D打印完全集成到現有業務中通常需要花費幾年的時間。由于這項技術還沒有達到“即插即用”的狀態,企業需要指導才能理解如何將其整合到現有的制造環境中。我們一直都在努力降低應用3D打印的壁壘,特別是對于批量制造終端部件。例如,憑借加工處理器(BP),我們能在多種機器和打印技術下實現更簡化的工作流程。然而,考慮應用3D打印仍然存在諸多障礙,我認為中國企業可以通過與領先的3D打印企業進行合作來獲得所需的專業知識。我們堅信,在共創過程中,通過將我們在3D打印的專業知識與企業在其領域的專業知識相結合,可以產生變革行業的創新。我們與韓國蔚山市一起組織了共創項目,向當地企業展示3D打印如何降低成本、節省時間、改善產品質量。無論是建立一條高產的、經過認證的生產線,還是以數字化方式設計產品,我們都能根據特定行業的需求提供幫助。3D打印已經開始具有制造終端部件的能力。中國需要把握機會,否則其世界工廠的地位可能會受到威脅。
- 上一個: 世界上*大的3D打印工廠正在加速助力疫情防護
- 下一個: 3D打印房產沙盤模型應用工藝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