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大的3D打印工廠正在加速助力疫情防護
分類:相關問題發布時間:2020-11-30
【內容概述】位于布拉格的全球*大3D打印工廠PrusaResearch創始人約瑟夫·普魯薩(JosefPrusa)表示,在COVID-19危機期間,該公司正在盡其所能幫助生產急需的醫療用品。Prusa研究小組已將···
位于布拉格的全球*大3D打印工廠Prusa Research創始人約瑟夫·普魯薩(Josef Prusa)表示,在COVID-19危機期間,該公司正在盡其所能幫助生產急需的醫療用品。Prusa研究小組已將重點放在制造防護裝備上,Prusa對生產3D打印呼吸器零件存有疑問,并提出用3D打印醫用防護面罩。
Prusa對生產3D打印呼吸器零件存有疑問的主要原因與密封的有效性有關。Prusa認為,佩戴者臉上戴口罩的部分,潮濕而溫暖,是細菌的理想溫床。我們無法對這些口罩進行有效的消毒,因此可能造成更多的問題,據報道,這種病毒在塑料上可以存活48個小時以上。
考慮到這些限制,Prusa Research團隊將重點轉移到了制造其他防護裝備上,并提出了3D打印防護面罩。面罩將為醫生提供保護,使其免受病人飛沫困擾,并有助于滿足許多醫院和診所的需求。在獲得捷克衛生部的批準之前,該團隊在短短三天內就完成了多個原型的測試。
一旦原型被完全驗證并批準用于醫療用途,Prusa的五分之一的3D打印機將專門用于打印這些面罩,使公司每天可以生產800件面罩。從理論上講,Prusa每天可用產生多達4000個面罩。每個面罩所需的材料成本不到1美元,該小組承諾在未來幾周向捷克衛生部捐贈1萬個面罩。
Prusa對生產3D打印呼吸器零件存有疑問的主要原因與密封的有效性有關。Prusa認為,佩戴者臉上戴口罩的部分,潮濕而溫暖,是細菌的理想溫床。我們無法對這些口罩進行有效的消毒,因此可能造成更多的問題,據報道,這種病毒在塑料上可以存活48個小時以上。
考慮到這些限制,Prusa Research團隊將重點轉移到了制造其他防護裝備上,并提出了3D打印防護面罩。面罩將為醫生提供保護,使其免受病人飛沫困擾,并有助于滿足許多醫院和診所的需求。在獲得捷克衛生部的批準之前,該團隊在短短三天內就完成了多個原型的測試。
一旦原型被完全驗證并批準用于醫療用途,Prusa的五分之一的3D打印機將專門用于打印這些面罩,使公司每天可以生產800件面罩。從理論上講,Prusa每天可用產生多達4000個面罩。每個面罩所需的材料成本不到1美元,該小組承諾在未來幾周向捷克衛生部捐贈1萬個面罩。